#生活雜記_之日月潭 小遊記(中)
枯水記
這篇帶一點點點的小憂慮,報喜之餘也得報憂。
2個月前的1月17日,跟我家老張參加了一個2天一夜的國旅團,最重頭戲是住宿雲品飯店一晚(好康另文分享),那時日月潭的水量充沛,湖景美不勝收讓人陶醉,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無比美。趁著夕陽將要西下,難得地沿著環湖步道慢慢地跑上個快1個小時,邊跑邊拍照,陶醉之心前所未有。隔天早上還拉著老張湖濱散步拍了幾張照,意境有了。
時隔2個月,此時的日月潭,因為久未下雨造成水位急速下降,我訂的民宿,會被吸引下訂的是打開窗便可看到湖水蕩漾的景觀,伸手可及似的,雖然只是最狹角的小池塘,萬萬沒想到現在竟只剩乾涸的泥土地,龜裂的大縫小縫看得讓人憂心,怵目驚心是更深刻的心情。
掩不住心上的失望,但這也只是那一分鐘的喟嘆,只不過是眼中沒見著想像中的美景,但更現實的問題是,民生用水怎麼辦? 很共時地撇見餐館中電視新聞節目的跑馬燈也提日月潭的狀況,水位下降7公尺? 且氣象預報接下來只能靠梅雨季來解渴,OS出了「我的老天鵝,這不就得要到5月了嗎? 」,且梅雨季還不保證濕潤多水。
先把下篇的單車記中的「日月潭水量的尺標: 九疊蛙」提前到中篇。
要看這九疊蛙,可不是那麼便利,就卡在水社碼頭的正對面,2月時聽一位姐姐說才來日月潭,渡輪到此岸再騎電動腳踏車來訪,說一隻蛙都看不到,也才不過一個月時間,怎九隻全露了形? 從背面照,天外飛來一腿,一隻蛙腿伸了出來活動活動,不禁莞爾,水位真的很低很低了,4月只怕繼續探底,水沒了也一定會連帶影響觀光。默默祈求老天在梅雨季要好好地補水。
連傳說中位於涵碧半島上最奢華的涵碧樓,看出來的景色也是有許多乾枯的河床。
說出來也很妙,像這樣的背包客之行該早早訂好房,但有點匪夷所思的是,我是直到3/19(日)前去日月潭前一晚才訂房,這未曾發生過,好像隱約中有一種不是很確定要不要來的猶豫,或許是潛意識中知道會有這種狀況,但我還是來了,來了,雖不見1月時所見的感動且僅有那一兩分鐘的可惜呀可惜,但重點是我想要遠離塵囂進入大自然裡,我達到我的目的了,甚至也遇到超乎自己預期的美麗。
未完待續~~
單車記
第二天睡得晚晚,直到下午2點半沒很熱的時候才開始我的單車環湖,沿著環湖步道騎,每個視角都能看到裸露乾枯的石塊湖床,天旱無雨,在靠近湖中央的水尚能供渡輪航行。
注意力不特別放在看到的貧脊不足,望望遠山層層起伏的山巒,那靈動流轉的雲,適度地點綴增其韻味,美之處依舊可以很美,不是刻意忽略,而是,知道了看到了就好不需要特別被影響。
如果去過日月潭旅遊的應該都會騎一下環湖腳踏車步道,這是一個非常享受的必要活動,但其實,日月潭的環湖腳踏車步道並不是完整的一整圈,中間有一大段無法連結起來,意思是,若把熱門搭渡輪的水社碼頭做為起點,不論是順時鐘或逆時鐘騎,都會到達某一段後折返。
除非,除非,離開平坦的木棧板,騎上一大段跟汽機車同行的上坡柏油馬路,其實也是自行車手在騎的馬路而已,只是一個平民百姓有種要環它一圈欣賞完美景的目標,這勇氣跟決心還挺值得鼓勵,但也才又騎又牽地爬上坡再爬上坡,很累人,內衣濕了2件,風衣也濕了2件。
騎到玄奘寺,路邊有店家,餓了補2顆茶葉蛋配建酪補充體力,望向矗立的觀世音菩薩,休憩片刻後繼續向前,只是沒有預期這是此段路的最高點,辛苦爬呀爬之後,便一路向下滑行,完全不需要費力踩踏,涼涼的風迎面吹來,四周盡是鳥和蟬的和鳴,前後鮮少汽機車,我時而張開一隻手擁抱風,時而雙手握穩龍頭輕踩煞車下坡,極為開心地大呼小叫,卻不得意忘形忘記安全。
攀上了最高點,那就只有向下走(從魔羯座到水瓶座),自己也用華麗的心情不費力地向下坡路走,高點低點,沒有好也沒有壞,都得走一回,只是看要開高走低,或是逢地低反彈罷了。
沿途定點逗留觀賞美景的時間有點久,也無法預期繞這一大圈的山路有多費時,直到天黑直到腳踏車店老闆都打電話來催已經6點半超過6點的收攤時間,最後這30分鐘天色已暗,再也無法欣賞美景,僅能匆忙地趕路,衝刺到了最後一個爬坡,文武廟,再一次錯過機會進入一遊。
又再一次的下坡,滑過了美麗的雲品飯店,無暇拍燈火闌珊照,還好這段單車步道1月來時已經慢跑過了,算是圓滿了一整圈的環湖,但已經筋疲力盡鐵了腿,2:30 PM 出門,7點回到民宿,運動量也是出乎意料之外地足夠。
希望今年還可以有機會來一次,也一定還要再環湖一圈,只是要早個至少1個半小時出門,才能好好地慢慢地欣賞美景。一天一夜的時間,我好像做了蠻多事情,也好好地在大自然中充電,也夜訪烏漆麻黑的傳說中的涵碧樓。
開心。
占星自我觀察
騎單車的時間,3/21下午,春分,太陽剛剛換座為牡羊座,似乎自己也感受到牡羊那股勇往直前的衝勁。同時,金星入金牛座,把自己照顧好,吃飽飽睡好好,更在這幾天很實在地自然順流發生了,未必要吃多好,也不特別去限制什不該吃,這幾天聽身體的聲音吃得開心最重要。接下來1個多月到5月初,日木都在我的10宮,12年才一遇的規律,計畫似乎冥冥之中亦自然呼應了
雖然早上10點集合北車直到下午4點才入住,中間的拉車下車觀光行程雖然不重要但還是很不錯,3/19(日)在南投草屯祭拜完父母後,期待很久的小度假,離開台北城的喧囂而有自己的清靜時光,在隔天從台中出發搭台灣好行南投客運至日月潭。
當天下午至晚上我竟然還在動腦子在想著4月9日的特別的新活動「雙人四缽: 聲與身的諧波共振」,跟小雞們講這個提醒那個,老母雞熱心社區大嬸的個性,這樣很好,繼續保持。
但是,很沒有活在當下,當我發覺的時候,what am I doing? 心裡猛然冒出的OS,就把一切關於工作的訊息一概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夥伴們的訊息,我就先擱著,我不急著回也不想把這個小度假被工作占據。等回到台北再說囉,活動文宣我也下定決心不在這4天處理。
這番獨訪日月潭,除了稍稍圖個清靜外,另有幾大重點項目要做,
- 環湖腳踏車,是真的要雙腿出力的淑女車不是電動腳踏車或機車喔
- 清靜處望著湖水發呆
- 吹著風感受春陽的溫暖
- 寫點不燒腦、跟活動文宣不相關的文章
以上,似乎好幾點都能同步。發文先後打破實際發生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