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缽教學_一日工作坊
2021_3_6 (上篇)
底下文字是來自工作坊上一位學員跟凱文的分享~~ 太精彩所以一定要放最上面
~~~
「自己在工作之餘斷斷續續學習古琴十年,有天突然發覺彈弦下指角度、力度、緩急所發出聲音的差異,漸漸也可分辨其他彈琴人的琴“音”與情緒。
學習樂器最重要的關鍵是手腕及手臂的放鬆,放鬆才能讓聲音QQ的,讓手可控制音律進行的輕重、緩急,才能隨心所欲達到指與意合、意與心合,我想缽的原理也應該是相通的,所以就運用過去的身體記憶持棒,並發出聲音。
古琴作為2000年來傳統修身養性的“道”器,應該不是只有樂曲與旋律對人的教化與沉澱,弦的振幅及宮商角徵羽的音律如何與人體連結,甚至與天地連結,達到天地、人、琴合一。」
~~~~
2021牛年的開工是以一場9人滿棚的頌缽一階(上)在8號空間展開。無比感恩這個新春開工的大豐盛。有蠻多想分享的,但篇幅會有點多,請容我切分上下兩篇。
自己常常從工作坊中從同學身上學到不同面向的事情,協助自己將課程做更精緻化的微調、或許只是加一個簡單動作或練習,但背後卻帶很重要的意義,文末再贅述。
這場工作坊我又從現實生活中本身就是專業授課老師的學員W身上學到很寶貴的心法,雖然跟頌缽不直接相關,但心法均能完美適用於頌缽或彈奏任何樂器、或使用其它聲音療癒工具。
雖然在課堂上都有說明,但考量同學的程度與自己能詮釋的深度恐也不足,便無法深入去強調,看到學員W寫出這麼有深度與意境的文字,特別情商能否節錄部分內容跟讀者朋友們分享,也感謝學員W的應允,僅節錄部分精華內容於本文開場。
來由是這樣的,雖說學員W他是頌缽素人,但課程最後的倆倆練習時,缽音四方傳來,自己眼睛不特別看,聽到某處缽音呈現出來的圓滿柔軟的品質,以及強弱與節奏的穩定,根本不可能是素人呀,目光順著聲音來處望去,就明白會有這樣好的缽音品質不是湊巧而是必然。
學員W從坐姿開始的穩如泰山與莊重,從落棒到收尾的動線簡潔流暢的一氣呵成,不多不少,不疾不徐、不慍不火,不卑不亢。當下我相信學員W是有練過某種或多種才藝或法門的高人!!!
說真的,我自己有點看傻了,或說更多成份是根本無法預期會在一階上的基礎課程中見到有如此超超水準的表現。當下有OS「希望我也有這樣的整體水準」,會有自嘆不如的感覺耶。
現在課上已經不太分心為同學拍照,還是忍不住拍了好幾張私傳給學員W,但就不再這分享。昨晚傳了照片給學員W後並把說了我自己的感想。今天早上便收到蠻多文字與心法,難怪難怪~~
我把兩者相通的概念獻醜粗淺地比對一下。
~~~~
「有天突然發覺彈弦下指角度、力度、緩急所發出聲音的差異,漸漸也可分辨其他彈琴人的琴“音”與情緒。」
敲缽者的狀態,是躁是靜,或急或定,都會透過聲波這放大器更放大敲缽者的能量,所以即便是上第一天基礎課程的同學躺下來聽的時候,就能明顯感受到了,而敲缽棒的精準度(包括角度跟力度),也是影響缽音品質的關鍵,那怕敲缽棒的角度只差了一點點,力度只差一點點,所傳出的聲音就會不同,但畢竟人不是機器,不可能也不需要追求全然一致,那也太罰為了點,只需要安定自心地敲出這顆缽有好幾種可能的不同泛音組合的聲音。
特別是磨缽,磨缽若鏡,磨缽者的狀態更加無所遁形。
~~~~
「學習樂器最重要的關鍵是手腕及手臂的放鬆,放鬆才能讓聲音QQ的,讓手可控制音律進行的輕重、緩急,才能隨心所欲達到指與意合、意與心合,我想缽的原理也應該是相通的,所以就運用過去的身體記憶持棒,並發出聲音。」
課堂上也都會跟同學特別強調敲缽時手一定要柔軟,一定要有彈性,最基本的便是不以五指緊握敲缽棒的握鐵鎚方式來敲缽,只有手腕柔軟,敲到缽的剎那甚至要讓缽棒自己反彈回來,才容易敲出柔軟卻飽滿的缽音。
同時,只有帶著柔軟的心,才會帶動大腦要以柔軟的手來敲,手才會執行。當這些過程熟悉了,肌肉記憶成形,內化成了信念,之後每一次敲缽棒的落下,都會是圓滿的,但並沒有所謂的完美。
在敲缽前,也都會叮嚀同學要把自己準備好,包括把身體端正穩定地或坐或跪,深呼吸將心也穩地安靜下來,把敲缽棒磨缽棒也都準備好,一切都安定了,再開始。因為這一切的簡單儀式或小小流程,無一不是在累積自身穩定安定的力量/能量
~~~~
「古琴作為2000年來傳統修身養性的“道”器,應該不是只有樂曲與旋律對人的教化與沉澱,弦的振幅及宮商角徵羽的音律如何與人體連結,甚至與天地連結,達到天地、人、琴合一」
萬事萬物都是能量的振動,這句量子力學的簡單結論總是課堂上百年不變的開場白,聲波是能量,五臟六腑或意念情緒也都是能量,也會提醒同學帶著謙卑、柔軟、感恩的心,感謝我們能成為宇宙神聖能量的管道,感謝我們自己有機會服務他人,感謝大地之母的支持與滋養並帶走我們身上不需要的能量。
當我們能帶著上面最簡單卻也最純粹的意念來敲缽,這是目前我自己粗淺能力中所能想到做到最簡易卻也最有效地與天地能量連結的方法了,至於療癒如何發生何時發生,就看宇宙的安排我們都放下也不去期待。
跟天地合一這等境界,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並學習的。但至少,人缽合一還不夠,要人缽棒都要合一才行。
~~~~~
感謝每一位來到面前的同學的信任
感謝大家的投入與不吝分享
感謝這一切的發生
感謝療癒的發生
比如,在簡單倆倆練習結束之後,雙方端坐好,身與心都準備好了,再雙手合十跟對方鄭重而正式地表達謝意。感謝我有這個機會服務他人,感謝對方為我無私的服務。
這是一對夫妻是參加2020年中的一場一階上時觀察到的,看到這一個小動作,真的好感動,但卻帶著很重要的意義,從此之後,便加入課程並特別強調出來,前文可以看底下連結。
甚至心中有一個聲音,真希望我跟這位老師一樣的
當進入教室時自己有點小小嚇一跳,9位同學竟然有4位男生!!!平常開課在缽樂多的工作是就算是滿額6人,也常常一個男生都沒有,這麼一段時間下來,參加的男生人數還是極低的比例,所以才說值得記錄一下。
意思是鼓勵男生來學缽位另一半…嗯…另一種表達愛的方法。印象很深刻的一點是,去年有一對年輕夫妻來上課,男生很明顯地是硬被拉來陪伴上課,課堂上有點不是很投入專心,但最後的倆倆練習時,從他缽音的品質中展顯出來「不可思議、出乎意料之外」的好品質,身形與神態的穩定跟專注,判若兩人,課後同學們也都大方給予讚揚,都笑說老婆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