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_之白頭翁築巢記(下)
也開始留心注意到從這天開始,公母鳥白天從早忙到晚一直抓蟲輪班餵食雛鳥,用日以繼夜、夙夜匪懈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而且幾乎都會是一隻留守在窩邊,直到另一隻回來後才會離開,除非在交班時才可能看到鳥爸媽同框,但也只有那短短幾秒鐘的時間,但也有極少數時間,鳥爸媽同時不在,我也才有機會近距離拍到在短時間內已經長很大的雛鳥。
6/2 再有一次難得的機會拍到窩在巢內睡覺的雛鳥時,彼時5/21皺巴巴又小不點的雛鳥已經長好大了喔,果然一暝大一吋。
餵食秀,是沒有課程閒暇時的生活重心(很無所事事?)、更是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療癒,常常在室內敲缽或忙其他事情時,聽到鳥爸媽的鳴叫聲和小雛鳥啾啾啾的聲音,就知道雛鳥又開始張大嘴巴等著鳥爸媽餵食,若四周沒有機車聲,在如此近距離聽到鳥叫聲和小生命存在的律動,會有種置身鄉野中的幸福感。
當更近距離拍餵食的過程,鳥爸媽應該已經完全信任我了才是,就沒有再防備或中途停止餵食而飛走,允許我看著這一幕幕珍貴難得的畫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那一扇緊閉的玻璃窗,是我自己一個不能打破的原則,是一條重要的界線,說什麼我都不能打破跨越,我才能繼續維持住與鳥爸媽之間的信任感。
哇,好幸運,這或許不是很多人會有興趣看到的,但就算有興趣想看到,又有多少人能幸運地就近看到?
體型較小的一隻應該是母鳥,總會站在巢緣餵食,也是她窩在巢裡陪雛鳥,另一隻公鳥則總是「倒掛金鉤」掛在樹枝上餵食,很容易辨識出來。之前我呼喚斑鳩們「咕咕咕」,我用「啾啾啾」跟母鳥打招呼,牠就像是接到呼喚跟自己四目相交後,眨眨眼睛扭動脖子,超可愛。
查的資料中有特別提到白頭翁對抓蟲很有一套,所言不虛,每次看到鳥爸媽都銜著好大一坨的蟲子回來,我就納悶怎讓小雛鳥吃呢? 貼上兩段影片一段是母鳥的餵食,另一段是倒掛金鉤的公鳥在餵食。除了分享給讀者超療癒的餵食過程外,也看看鳥爸媽用了什麼魔術技巧把大大一坨蟲給變不見,謎底揭曉時我真的笑出來了,enjoy~~~
寫文的當下正在花蓮煙波太魯閣度個小假,5天之後雛鳥長大的幅度可能已經長出羽毛了,很期待看到萌樣3.0
但這也意味著空巢的日子倒樹計時,相見時難別亦難。
感謝你們願意來當缽樂多的鄰居,讓我見證生命的美好和你們一家子的溫馨。
白頭翁餵食,銜著那好大一坨蟲子,嘗試後無法讓小雛鳥吃下肚,好奇鳥爸媽如何把蟲子變不見…牠們都會同一招,看到最後笑了…原來這方法是….
……
……
……
……
自己直接吃掉。小雛鳥知道蟲子不見了,嘴巴閉上了,安靜了,又笑出來一次。